24小時服務專線:0800-898-898 / LINE 諮詢服務請加 ID: 0800898898


      

出殯前    

1. 佩帶孝誌,一般以亡者之性別,依男左女右佩帶。

2. 服(守)喪期間,應穿著素色衣服,如白色、黑色或灰色。

3. 依傳統習俗,為父母、祖父母等長輩服喪,在出殯前不剪(燙)髮,不刮鬍鬚,不擦粉,塗口紅(另有部分地方習俗,父母或祖父母喪,孝子女或孝子孫須剪髮者)。

4. 服喪期間或佩帶孝誌,不進寺廟,不祭拜神明菩薩,也不進其他親友家裡(俗謂有穢氣)。

5. 為避免不必要困擾,孝子女外出時,得把孝誌暫時放置亡者靈位旁或靈桌上(俗稱「寄孝 」)。

6. 有親友親至靈堂弔唁,應由孝眷點香後遞交親友上香。祭拜時應向亡者秉報上香者姓名身分。親友上香畢,應恭敬接香並插香爐中後向來祭拜之親友答禮致謝。

7. 事死如事生,停靈期間應早晚拜飯。早上天亮後,應先端一臉盆水供亡者梳洗後再供早 飯  。傍晚則於太陽下山

8. 靈桌應保持潔淨,靈前水果應每天更換,鮮花則適時更新。

9. 年節祭拜亡靈,應提前一天(如中秋節祭拜,應於農曆8月14日舉行)。

10. 遺體安置自宅(停靈家中),應24小時日夜守孝,直至出殯。並應避免貓狗躍過遺體或棺木(傳統喪葬禁忌)。

11. 搭蓋告別式場或出殯時佔用道路,應事先向轄區派出所申請核准。

12. 出殯後,靈位設於祖先牌位左方(面向牌位)。農曆初一、十五仍應拜飯,直至三年合爐。

13. 百日、對年祭祀一般於滿百日、周年當天舉行。三年則於對年後擇一吉日舉行,並另擇一吉 日合爐。對年、三年和合爐有同一天舉行,有分兩天舉行,也有分三天舉行者,應視月令、年令、牌位座向而定。

14. 遇有閏年,對年祭祀仍以滿十二月為準(俗稱亡靈無閏月)。

15. 舊俗新墳應連續三年祭拜,第1年於清明前,第2年於清明當天,第3年於清明後。而今人雖是火化進塔,亦比照新墳連續三年祭拜。

16. 一年期間,家中有二人先後不幸過世,一般會有「祭煞」或「祭三喪」的儀式(意謂不會再有第三個不幸)。

17. 停靈期間或出殯告別式當天,親友前來捻香祭拜。辭送時,彼此不說「再見」(因為這種傷心不幸的事,彼此都不想再發生),而是以「請保重!」或「您慢走!」來表示。

出殯後

※牌位供奉回家者,需每逢農曆初一、十五日為逝者早晚拜飯,直至對年或合爐為止。
 
※出殯後尚未進行的七及百日,尚須繼續聯絡祭拜。
 
※出殯後到百日之間,親友間的婚喪喜慶均不參加(但禮金可託人代送) 
 
出殯後可換孝或寄孝,仍需到對年才能完全除孝;  換孝即由重孝(粗麻)轉換改佩輕孝 (毛線) 寄孝則是將孝誌平日寄放於牌位旁,遇作七、  百日或對年再行佩戴,  出殯後全體家屬即可恢復日常的儀容修整。
 
遇年節
※家有新亡未滿一年者,在這一年內的民俗節日(如: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重陽)祭拜祖先時,均提前一天先祭拜新亡靈 (祭拜時間並無限定) ,節日當天照常祭拜祖先。
 
※春節過年不買甜糕、端午節也不包粽子,若須酬答親友的年節饋贈,應該以白糖或味精作為回禮。
 
※年初二,出嫁的女兒應買張紙製床舖(新床)回娘家。
 
※年初三,孝男準備紙錢連同新床一併焚燒給新亡的往生者使用。
 

入廟宇

※一年內家屬應避免進廟宇祭拜(出嫁的女兒在百日內不能進廟宇),但佛寺及土地 公廟例外。
 
※年節期間不拜天公(玉皇大帝);家裡的神明爐和祖先爐也暫勿整理避免到別人家  拜訪作客,與人相逢後亦不道「再見」。
  

百日

先人從逝世當天算起,第一百日所做的祭祀,親人可在家中舉行祭祀,或到逝者墳前獻花致意,抒發這段日子以來對先人的思慕之情,回顧先人在世懿德,承載先人的期望,重新出發。
  
超渡亡靈的科儀多由孝男負責主事   由誦經者三位誦金鋼經(時間約120分鐘)。祭品包括:三牲、十二菜碗、白飯、四果、鮮花一對、三色金、銀紙、蓮花九朵
  

對年

又稱小祥,先人逝世一週年。在家或遠行的親人,都趁此時齊聚,在家或墳前為逝者舉行一場追思法會,並再次凝聚親友的感情,緬懷先人恩德,飲水思源薪火相傳。
 
超渡亡靈的科儀多由孝男負責主事 由誦經者三位誦普門品經、阿彌陀經(時間約120分鐘)祭品包括:三牲、十二菜碗、白飯、四果、鮮花一對、三色金、銀紙、蓮花九朵
  

合爐

或稱結爐,由師父帶領祝禱,將逝者名諱及生卒年月日納入祖宗牌位上,並取一小部份爐灰放置祖先香爐中;後世子孫亦可藉此查明祖先之輩份親疏。

超渡亡靈的科儀多由孝男負責主事將新亡靈之基本資料(如姓名、生歿日期)寫入祖先牌位內,象徵 新亡靈已成為家神,同受後世子孫煙香奉祀。  由師父一位主持合爐科儀(時間約60分鐘)祭品包括:三牲、十二菜碗、白飯、四果、鮮花一對、三色金、銀紙、蓮花九朵
 
 
 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真情傾聽     用心關懷     傳遞生命的感動